在伊布替尼加利妥昔单抗基础上加 ASCT 并无益处
发布日期:2025-01-21根据在2024年ASH年会上提交的3期三角试验(NCT02858258)的数据,在年龄小于65岁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中,在伊布替尼(Imbruvica)加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和化疗的基础上增加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 ),与伊布替尼加利妥昔单抗和无ASCT的化疗相比,没有产生疗效或安全性益处。
“我们提出了[2022年来自TRIANGLE的]第一批数据,这些数据于2024年发表在《柳叶刀》上,但也有批评,”医学博士马丁·德雷林在接受OncLive采访时表示。“这些都是很好的批评点。一点是[初始中位数]随访时间相当短,只有[31个月],对于一线研究来说太短了。第二点是,在那个时候,我们还不能提供有意义的总生存率数据。”
在三角形中,研究者随机分配患者1:1:1接受化疗加利妥昔单抗,然后接受ASCT(A组;n = 288);化疗加利妥昔单抗和伊布替尼,随后ASCT(A组+ I组;n = 292);或化疗、利妥昔单抗和不含ASCT的伊布替尼(I组;n = 290)。
之前发表在《柳叶刀》上的数据显示,在中位数为31个月的随访(95% CI,30.1%-33.0%)后,A组+ I方案的无失败生存期(FFS)结果优于A组方案,产生的3年FFS率为88% (95% CI,84%-92%)比72% (95% CI,67%-79%;HR,0.52 [单侧98.3% CI,0.00-0.86;单面P = .0008])。此外,A组的3年FFS率并不优于I组的86% (95% CI,82%-91%) FFS率(HR,1.77;单侧98.3% CI,0.00-3.76;单侧P = .9979)。
在采访中,Dreyling讨论了三角形试验设计,2024年ASH年会上提出的关键疗效数据,安全性观察,以及对肿瘤学家关于研究结果的建议;Dreyling是德国LMU慕尼黑大学医院医学系的全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