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就医往往是不得已的选择
发布日期:2016-11-23周末跟朋友约下午茶,一个偶然的契机聊到了健康问题,听说圈子里又有一个朋友不幸患癌,85、90后的朋友圈子,近几年听到的不幸患癌的人已经有五个了。自己的社交圈子不是很大,以为这只是个例,但是近几年来,一些周围的圈子也时不时地会传来“朋友患癌”的消息,这不禁让人开始担忧。
出国就医机构爱诺美康介绍,癌细胞就如体内的寄生生物,每个人都会有患癌的风险,风险高低根据每个人的遗传基因,生活环境和饮食作息习惯相关而有所不同,一些恶劣的生活环境和不良的饮食作息习惯也会加大患癌的风险,同时跟遗传基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些人的家族中就带有比一般人要高很多的患癌基因,著名好莱坞女演员安吉丽娜·朱莉正是因为自己具有罹患乳腺癌的高风险基因而选择切除乳腺来达到预防的目的。
随着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随之增大,在年轻人当中,有不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的人不在少数,使得患癌人群越发低龄化。出国就医机构爱诺美康介绍到:在美国,癌症很早就出现了低龄化的现象,很多人从青年时期就开始了抗癌之路,个体和癌症之间的斗争几乎贯穿了剩下的整个人生。
美国著名医院—安德森癌症中心对于癌症的治疗理念是:找到与癌细胞和平共处的方式。癌症就像是慢性疾病,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一点点瓦解癌细胞的防线。
目前,国外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已经很丰富了,很多药物目前还没有在中国上市,这也是催生很多患者萌发“赴美看病”念头的主要原因,因为很多靶向药物在美国已经积累了很成熟的临床试验数据,但是要等到在中国市场上市至少还需要7~8年的时间。这7~8年的时间对于患者来说可能就是要命的时间。
出国就医机构爱诺美康透漏,除了药物的原因,还有的就是中美就医环境的差异,在美国大型医院的医生一个下午多接待5-6位的病患,但是中国的医生一个下午接待60位患者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抛开医生的专业性不谈,中国医生这样的一个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就令很多美国医生唏嘘不已:“中国医生是怎么做到保证这么长时间精力高度集中的!”
在美国,一些重大疾病的医生跟自己的患者都会成为朋友,因为患者会跟自己的主治医生保持着长达几十年的联系,这样的交情堪比挚友,主治医生对于病患的家族病史,多年来的病情发展情况都了如指掌,这样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在国内的就医体系与就医环境下无法做到的。
种种原因促使这类人群逐渐增多,甚至都快成了一种趋势。中国癌症的低龄化也加速了这个市场的发展,很多接受过西方教育的80后人群在得知自己患癌的那一刻起就会考虑赴美看病,年轻一代的患者更是深知中美医疗差距对于自己病情意味什么!
面对重疾,患者选择出国就医跟留学热潮不同,如果说留学热潮的产生跟市场的营销宣传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赴美看病的趋势完全就是国内患者自身的选择,是面对国内无法改变的严峻就医局面而做出的救命性选择!